近日,东北电力大学“建水春茗”团队在茶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数质研茶”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传统茶产业注入科技新动能。该项目以“新质赋能茶叶一体化发展”为核心,通过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全流程智慧整合平台及多元茶品矩阵,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文化体验”的闭环生态,助力福建茶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
一、科技赋能种植端:智慧茶园实现精准化管理
针对传统茶叶种植依赖人工、标准化程度低的痛点,团队研发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在福建武夷山、安溪等核心产区落地应用。通过部署ZigBee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光照强度等20余项环境数据,并依托AI算法生成精准种植方案,实现施肥效率提升30%、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5%。例如,在武夷山试点茶园,系统通过分析土壤pH值异常预警,帮助茶农及时调整施肥策略,茶叶产量同比提升18%,优质茶比例提高至65%。
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从茶园到茶杯的品质追溯
团队打造的全流程智慧整合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茶叶从种植地块、加工工艺到物流运输的全流程信息,实现“一杯茶的数字身份证”。在加工环节,高清摄像头与AI智能分析网关实时监控萎凋、揉捻等关键工序,确保每批次产品达标率超98%。数据显示,平台接入的茶企产品抽检合格率从行业平均78%提升至95%,消费者复购率提高22%。
三、多元产品矩阵: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团队立足消费升级趋势,开发四大创新茶产品:
氮气锁鲜茶浓缩液:采用低温慢烘提香技术,保留98%茶多酚,小瓶装设计适配办公、户外等场景;
超微茶粉:通过800目精细研磨,实现3秒速溶,广泛应用于烘焙、美妆领域,凭借对闽茶文化的巧妙融合,赢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散茶文创礼盒:融合福建“红砖厝”文化与建盏茶宠,春节消费季,该产品凭借精致品质与深厚文化内涵,在礼品市场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商务馈赠热门首选,成为企业传递心意、彰显品位的不二之选;
一次性泡茶套组:以茶秆纤维可降解材料制作,独立包装卫生便捷四、产学研协同:跨学科团队破解产业痛点
项目团队由东北电力大学财会、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生组成,联合高校指导老师张宏婧、非遗传承人倪玮等专家,形成“学术+产业”双导师体系。在技术研发上,团队与福建供电服务公司学习优化平台数据传输效率经验,与万泰利达等企业联合开发环保包装材料,实现“技术-产品-市场”的高效转化。其“茶树认养+非遗体验”茶旅融合模式带动试点茶园,茶农及茶厂预计年均收入实现显著增长,增收成果令人瞩目。
五、未来展望:构建茶产业数字化生态
“数质研茶”项目以福建为起点,计划未来三年将智能监控系统覆盖全省30%茶园,推动100家中小茶企数字化转型,并向云南、浙江等产区复制推广。团队负责人郑苏恺表示:“我们致力于用科技重塑茶产业价值链,让传统茶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产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