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城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涞水县率先推出首届“媒体+数字化营销”培训班,不仅是对地方农业发展痛点的精准回应,更是对京津冀区域乡村振兴路径的突破性探索。这一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农产品营销的地域局限与模式固化,以“媒体传播力+数字营销力”的双核架构,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其示范意义远超培训本身。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打通“优质农产品”与“广阔市场”之间的桥梁。长期以来,我国诸多乡村地区坐拥特色农业资源,却深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困境——品牌辨识度低、传播渠道单一、营销手段滞后,导致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价值最大化。涞水县敏锐洞察这一症结,跳出“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思维,将媒体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营销作为破局关键,直击乡村振兴中的“传播弱、品牌弱、转化弱”三大痛点。这种定位不仅契合了当前“内容即流量、流量即销量”的市场逻辑,更精准把握了乡村振兴从“政策输血”向“产业造血”转型的核心需求。
本次培训的战略价值,在于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业升级”的闭环生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涞水县针对性地将村支书、村干部等“关键少数”作为核心培训对象,堪称精准施策。这类群体作为乡村发展的决策者与组织者,其思维模式与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与成效。培训课程既涵盖政策解读、品牌塑造等宏观层面的认知提升,又包含小红书“种草”、AI工具应用、直播带货等实操技能训练,实现了“媒体思维”与“数字化技能”的双重赋能。当这些“乡村品牌代言人”掌握了用媒体讲好乡村故事、用数字链接广阔市场的能力,便能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电商产业中,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人才效应,为乡村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更值得关注的是,涞水县并未局限于本地资源的整合,而是主动搭建“京津冀与大湾区联动”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大湾区作为我国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前沿阵地,在媒体融合、电商运营、品牌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京津冀地区拥有雄厚的农业基础与广阔的市场空间,两地的优势互补,为乡村数字化营销提供了“南北联动”的创新样本。这种跨区域资源整合的思路,打破了地域发展的壁垒,让乡村产业发展不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而是融入更广阔的市场格局中,为全国范围内的乡村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涞水县的探索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不再是数字经济的“边缘地带”,而是充满潜力的“价值洼地”。当媒体资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产业,不仅能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更能重塑乡村的价值认同与发展自信,推动乡村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体验端”全方位升级。